星空无限传媒官网免费

书院围炉夜话第63期:“蕊”绽双途:赵蕊蕊的排球跨界之路与青春寄望

来源:

发布时间:2025-04-24 18:11:37 点击:

新绿初绽、希望抽枝,以热忱为引,共赴一场对于拼搏与成长的对话盛宴。4月23日16:00,由竞技体育中心携手箕城书院联合举办的书院围炉夜话第63期活动“‘蕊’绽双途:赵蕊蕊的排球跨界之路与青春寄望”在上河书院206竹林·围炉夜话开展,本次活动由竞技体育中心郝杰老师主持。特别邀请到中国女排“黄金一代”核心成员、亚洲排坛传奇攻手、金牌冠军、跨界作家赵蕊蕊,一同与现场师生开启精彩对话。

结缘排球:天赋与热爱奏响的序曲

活动开场,主持人抛出第一个问题:“您最初是如何接触到排球运动的,能分享下排球队的经历吗?”赵蕊蕊回忆起往昔,脸上洋溢着温暖的笑容。她谈到,自己因为身高优势被排球教练发掘,从此踏上了排球之路。11岁进入八一队,入队半年就凭借出色的表现被队友推选为副队长。

在排球队的日子,训练的艰苦超乎想象。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进行体能训练,接着是大量的技术练习,从垫球、传球到扣球,每个动作都要重复上千次。高强度的训练让她疲惫不堪,可每次看到队友们拼搏的身影,心中对排球的热爱便愈发炽热。她分享道:“那时候虽然累,但每次站在赛场上,听到观众的欢呼声,就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。”在国家队期间,她与队友们并肩作战,一起训练、一起比赛,共同为了荣誉而拼搏,那些汗水与欢笑交织的日子,成为了她生命中最珍贵的回忆。

伤病磨难:坚韧与信念谱写的乐章

谈及职业生涯中遭遇的严重伤病,赵蕊蕊的眼神中透露出坚韧。她平静地讲述着那些艰难的时刻,2004年雅典奥运会前夕,她在训练中意外受伤,确诊为疲劳性骨折。这对她来说犹如晴天霹雳,因为奥运会是每个运动员梦寐以求的舞台,而她却可能因此错过。但她没有被伤病打倒,在漫长的康复过程中,她始终怀揣着重返赛场的信念。

手术、康复训练,每一步都充满了痛苦。康复训练时,腿部的疼痛常常让她冷汗直冒,但她咬牙坚持,心中只有一个念头:回到赛场,和队友们一起战斗。她的坚持与努力最终得到了回报,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,她成功复出,帮助中国女排获得季军。她的经历让在场的同学们深刻体会到,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,挫折与困难是难免的,但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,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。

跨界文学:梦想与探索开启的新篇

从排球赛场到文学创作领域的跨界转型,无疑是大家最为好奇的部分。赵蕊蕊表示,伤病让她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人生,在养伤期间,阅读成为了她生活的一部分。一本本精彩的书籍打开了她的新世界,也激发了她创作的欲望。退役后,她毅然决定投身文学创作,开启人生的新篇章。

万事开头难,转型的过程并不轻松。为了写好小说,她不断学习写作技巧,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,积累素材。在创作《彩羽侠》时,为了构建一个独特的科幻世界,她查阅了许多对于天体物理、社会学等方面的资料。写作的过程中,她也遇到了很多次灵感枯竭、思路受阻的情况,但她凭借着在排球场上养成的坚韧精神,一次次地坚持了下来。她鼓励同学们:“人生就像一场未知的冒险,不要害怕尝试新事物,勇敢地迈出第一步,说不定就能发现自己的无限可能。”

青春寄望:经验与智慧传递的力量

活动的最后,赵蕊蕊老师对怀揣体育梦想的学生们送上了诚挚的建议与期望。她强调,体育不仅是为了赢得比赛,更是为了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、团队协作的精神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。她希望同学们珍惜在校的训练时光,刻苦训练,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。同时,也要注重文化知识的学习,全面发展,为未来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
互动环节,有同学问道:“在排球和写作这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中切换,您觉得最大的收获是什么?”赵蕊蕊回答道:“在排球领域,我收获了坚韧、团队精神和面对困难不退缩的勇气;在写作领域,我学会了用文字表达内心的想法,挖掘更深层次的自我,也让我更加懂得耐心和坚持的重要性。这两个领域看似不同,但其实相通,都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和不懈地努力。”面对同学们如何在面对巨大压力时保持良好心态的疑惑,赵蕊蕊语重心长地告诉大家:把压力转化为动力,专注于当下的每一个小目标,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现。当你专注于过程时,压力就会被分解,你也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实力。

本次书院围炉夜话活动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。赵蕊蕊老师的分享,如同一盏明灯,照亮了同学们前行的道路。她的经历让大家明白,人生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,只要勇敢追求梦想,坚持不懈,就能在不同的领域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。相信各位阿信青年会带着这份激励,在未来的日子里勇敢追梦,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。

撰稿:郝杰

摄影:刘家红 杨雪霏 李宇清

供稿:竞技体育中心 箕城书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