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月24日,学校迎来2025年春季学期开学首日。常务副校长胡继连、副校长苏琳、校长助理栗艳龄分组带队深入教学一线,开展全面教学巡查工作。由教务处统筹,教学督导办公室、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、实验实训中心、学生处、后勤处等六部门联合组建专项检查组。开学第一周,学校将采取校领导每日带队随机抽查与二级院部自查相结合的方式,通过“看、访、查、听”四维联动,有序开展学期初教学检查工作,为新学期教育教学工作把脉问诊。




数字见证新学期:教学运行实现良好开局
开学首日数据显示,全校223门课程如期开讲,429名教师以“满格状态”投入教学工作,当天学生累计上课39367人次,覆盖440个班级的729个课堂。值得关注的是,本学期将有666门课程教学全面启动,其中136门实验实训课程计划于第叁周陆续开启。从检查反馈看,学校新学期开学工作实现“五个到位”——教师备课到位、学生出勤到位、教学设备到位、环境保障到位、服务支撑到位,展现出规范有序的教学新生态。




青春赋能新气象:万余名学子开启求知征程
沉寂的校园重焕生机,逾15000名学子带着新春朝气重返课堂。清晨的教学楼里,师生双向奔赴的温暖场景随处可见:教师提前15分钟到岗调试设备,学生课前10分钟已就座预习。特别设立的“一站式服务大厅”迎来师生问询,就新学期课表、通识课程、商科课程、体育项目等特色选修课程相关问题进行咨询,展现出新学期新风貌。




立体督导新机制:多维度筑牢质量生命线
由校领导带队的叁个巡查组创新采用“叁查叁看”工作法:查教师状态看教风建设,查学生表现看学风养成,查设施运行看服务效能。通过实地走访10栋教学楼及实验实训场所,重点检查教学设备运行状态、智慧教室使用情况以及课堂教学改革成效。网络与信息化中心和后勤处已于课前进行了“教室健康体检”,完成248套多媒体设备巡检和所有教学场所的卫生清洁,以及教学区域供暖设施的维护保障。




课堂焕发新活力:改革成果初见成效
课堂上,“以学生为中心”的理念贯穿始终,立德树人充分体现。教师们精神抖擞,有的手持粉笔在黑板上奋笔疾书,书写知识的篇章;有的轻点屏幕,借助现代教学手段展示丰富的教学内容。授课内容精彩纷呈,从专业知识的深度讲解到前沿领域的拓展介绍,展现了教师们扎实的教学功底。学生们聚精会神地聆听,时而俯身快速记录要点,时而昂首自信应答提问。师生之间积极互动,思维的火花在课堂上不断碰撞,热烈的氛围弥漫在每一间教室里。




《生活中的经济学》课程采用“生活议题+课堂讨论”模式实施教学;《人工智能导论》课堂上,教师利用阿里云人工智能平台,介绍机器学习模型构建;在智慧教室中,师生借助分屏进行互动和案例研讨;这些生动场景见证了学校“课堂教学改革创新”的阶段性成效。据悉,截至目前,学校约30%课程立项开展大规模课堂教学改革,多种类型课程采用案例式、项目式、研讨式等创新教法实施课堂教学改革。




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,对课堂教学质量常抓不懈。一直以来,学校坚持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常态化日常教学检查工作,通过实施每学期叁次专项检查、每日不定期随机抽查、每两周一份督导简报、每月一次专题会议、每年两类教学比赛,实施教学检查,通过构建“标准—执行—监控—改进”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,持续深化“以学生发展为中心”的大规模课堂教学改革,推动课堂教学质量持续提升,为致力于建设“双一流之外的首选大学”添砖加瓦,“为学生的诗和远方做准备”加注高质量助推剂。
供稿:教务处